查看: 30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北京联合大学:“THU生活英语听说MOOC”名校名师优质资源的利用与推广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39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4:4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每周五开设“案例分享”栏目,主要分享推广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经验供大家交流学习。欢迎踊跃投稿,优秀的案例有机会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上发表。选题讨论QQ:154068755;qq群:11136441。

  北京联合大学推广和使用“THU生活英语听说MOOC”已经进入第三个学期。该课程在该校成建制地引入和推广得益于北京市教委多年前在市属院校中启动旨在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力克哑巴英语现象的重大教改项目——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口语测试研究(TEP)。随着项目的推进,团队负责人逐渐意识到,TEP是导向,是平台,关注的是结果;怎样充分利用这个导向和平台成了当务之急。就在这“危难之时”,团队非常惊喜地从学堂在线上获悉了清华大学外文系由张文霞和杨芳教授开发并主讲的《生活英语听说》慕课课程,并火速联系了主讲教师,了解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难易程度和针对对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请示学校主管领导和教务处,得到了“以认证换学分”的批示,于2015年3月小规模引入学校进行试点。该学期共有257名同学进行了有效注册学习,学期结束时有174名同学得到开课单位清华大学外文系“成绩合格”的认定,合格率达67.7%;当年下半年经过全校10个学院的动员,共有732名同学有效注册,经过四个月在线学习,536人通过了测验和考试并获得了认证,通过率达73.2%;经过两个学期成功的引入,该课程在联大的人气急剧攀升,声望大涨,本学期超1500名同学已经注册并投入学习。尤为可喜的是,经过同事和同学们的宣传,已有云南和湖南的三所院校加入联大“清华慕课”群体,为该课程受益面的拓展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回想起来,本团队做了如下工作。

研读文件, 领会精神
  在引入该课程之前,团队在总结市教委TEP项目研究基础之上,认真研读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把TEP后期研究落实“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在线教育优质资源”的重点上,具体说来,就是把《生活英语听说》慕课课程作为TEP测试的前提,把该课程作为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手段,敦促学生在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背景下,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进行在线自学,避免了TEP口语测试项目陷入“为了考试而考试”的怪圈。我校以TEP考试的反拨作用来调动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将TEP测试与日常英语学习实现“无缝对接”进行有益的探索

精准定位,因地制宜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属二本院校,学生高考入学时英语听说能力普遍偏低,但学生毕业时,无论是面对职场还是继续深造(考研或留学),英语水平和能力就成了“必备”,而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却成了“短板”。无论是2016年6月开始的四六级考试听力改题型并加大难度,还是2017年即将铺开的四六级加试口语都表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显而易见,原有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英语能力提升的需要。怎样把握本校学生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在新时期对人才在英语水平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在学校压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课时背景下,引导学生按照“课下线上”的要求,利用在线资源中的名校名师的优质资源就成了首选。

政策导向,宣传到位
  学校主管领导和教务处听取团队汇报之后作出决定:本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要全程认真自觉地参与学习,完成8次作业和30多次小测验,参与课堂讨论,期末参加2小时的网上考试,总评成绩达到要求并获得开课单位的“课程合格认证”,学校就给予沟通交流类选修课2个学分。全程免费。团队还要求各院英语教师将慕课学习效果好、获得认证的同学成绩作为期末总评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分;获得认证的同学还可以直接报名参加市教委设在北二外的“北京高校英语教育发展中心”的TEP-Oral初级口语考试。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对利用在线优质资源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了做到全体同学对信息的了解,团队成员主动出击,克服多校区办学所带来的困难(联合大学有10近个校区),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宣传和发动。从管理层面上,把相关信息推送给各学院负责教学的院长和教务处领导;呼吁各校区英语教师大力宣传;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四六级强化、各社团活动和全校性学术讲座进行宣讲,使信息覆盖面最大化;利用校园网新闻报道栏目进行系列报道,使清华慕课引入我校的信息人人皆知。

措施得力,管理跟上
  慕课学习的特点之一是没有集中,没有指定教材,也没有面授。在学生们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各异、课程学习方法全新的背景下,面对来自10个学院近60个专业的学生,怎样引导他们利用碎片时间、有条不紊地自觉实施在线学习成了本团队的最大挑战。为此,我们建立了微信群这个强大的学习社区。首先动员参加慕课学习的同学加入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引导大家使用学校提供的“学号@buu.edu.cn邮箱到学堂在线生活英语听说课程进行注册,这种独特的注册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开课单位课程结束时调出我校学生成绩并认证所产生的时间消耗。为了帮助大家克服慕课学习过程中技术和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难题,团队从第一拨获得认证并成绩相对优异的同学在群内担当助教,专题解答同学们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指导大家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团队通过微信群随时温馨提醒学生按时交作业、参加测验和完成期末考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个绝好的平台,团队负责人利用休息时间,每天不定期从国内外各种微信公号中筛选各种英语学习资料并推送到群内,任由群内学生根据各自所需和所长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和阅读,内容涉及阅读、听力、口语、翻译、写作、托福、雅思、考研、留学、经典名篇欣赏、新闻、西方文化介绍、中国文化推介和经典歌曲,方式有文本、音频和视频,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完全双向交流的学习社区,极大地帮助学生克服慕课学习特点所带来的“单兵作战“的孤独感。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下学期的9月7日到12月20日,本团队就为生活英语听说课程建立了14个群(每个微信群从技术层面上只容纳100人)分别推送了1435条英语学习帖,平均每天达15-20个帖,极大丰富了同学们日常英语学习和提升的资源。这种基于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便捷的信息分享手段、多样的媒体展现形式、丰富的资源涉及面、服务于慕课但不局限于此等举措,自推出以来后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积极拓展,延伸影响
  在线资源中的慕课学习是一个涉及虚拟课堂的全新理念,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为了帮助开课单位和主讲老师拓展《生活英语听说》社会受益面和社会效益,本团队在边总结边推广本单位成功引入该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向的兄弟院校推介,充分利用市教委“北京高校大学英语发展中心”团队的年初规划会、年中碰头会和年末的总结会以及团队各兄弟院校的研讨会宣传在线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向京外特别是边远地区院校宣传学堂在线的清华《生活英语听说》慕课,介绍我校的做法和经验,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收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利用刚过去的寒假时间,本团队成功联系了湖南机电职院(联系人:褚宏星老师)、云南楚雄师院(联系人:高霞老师)、云南滇西科技师院(联系人:陈升雅老师)加入我校“清华慕课学习”团队,并同步义务地为他们建立了相应的微信群,指导三校的学生注册学习,其注册人数现已达到300人,为“生活英语听说”慕课的拓展和延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受到三校有关师生和该课程主讲老师的高度好评。

努力进取,初见成效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团队认识到:推进慕课等在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普通院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名校名师的课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团队在认真实践的基础上,正在加大实证研究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为了固化现有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我团队分别就慕课开发和使用以及TEP研究与慕课利用的关系成功申报的校级重点教研课题和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项目和课题成功获批和本学期该慕课的再次成功引入为下阶段TEP项目实证拓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和精准的目标,同时为团队在“十三五”期间就如何落实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进行在线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可信的参考和借鉴。尤为可喜的是,该课程的成功引入和项目等使联合大学这类普通高校的学生渴望聆听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作者:谢职安,北京联合大学外语部)

声明:1.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cedictol)。
2.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大小花园 mybuu.com

GMT+8, 2025-5-10 23:59 , Processed in 2.46586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